张志枫

时间:2017-11-02浏览:1559设置

张志枫,男,1959年12月18日出生,医学博士,中医诊断学副教授,研究生导师。厦门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客座教授。现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会员、国际“四诊”征象识别研究会理事、中国医药信息学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、《中医药文化》杂志编委、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》、《上海中医药杂志》中医诊断学科论文审稿人。

二、学习和工作简历:

(一)简历

1982.4——1982.7 南京中医学院(现南京中医药大学)中医专业本科毕业。

1982.8——1987.7 江苏省太仓市人民医院中、西医内科工作。

1987.9——1990.7 上海中医学院(现上海中医药大学)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硕士研究生毕业,获医学硕士学位。导师:王大增教授。

1997.7——2000.7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术史博士研究生毕业,获医学博士士学位。导师:严世芸教授

1990.7——现在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助教、讲师(1992年3月晋升)、副教授(1998年3月晋升),硕士生导师,党总支副书记(1997年9月—2001年4月)。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党总支书记、副院长、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(2001年5月—2007年4月)。上海中医药大学组织统战部部长(2007年4月迄今)。厦门大学软件学院客座教授(聘任期:2004年3月1日—2007年2月28日),博士研究生第二导师。

(二)学术经历

   1982年6月南京中医学院(现南京中医药大学)中医本科毕业;毕业后从事中、西医临床工作。

   1990年7月上海中医学院(现上海中医药大学)中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,研究方向:从血液动力学、血液流变学角度研究妇科血瘀证的病理机制,导师:王大增教授。毕业后在上海中医学院(现上海中医药大学)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从事中医诊断学教学和中医脉诊、舌诊科研工作,任助教、讲师。1993年获“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”、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术后备专家称号,指导教师:费兆馥教授。

   1998年3月晋升副教授。

   2000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博士研究生毕业,获医学博士学位,研究方向:中医脉诊学术史和脉学理论体系研究,导师:严世芸教授。同年被上海中医药大学聘为中医诊断学硕士生导师。

   2004年3月被厦门大学软件学院聘为客座教授,并指导多名厦门大学软件学院从事“中医诊断信息技术”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。

   先后三次应邀赴日本给本科生、研究生讲授中医诊断学理论、中医诊断科研思路与方法。

   先后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,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科研工作(重点研究方向:妇科血瘀证辨证论治),目前主要从事中医诊断学教学、科研工作,研究领域:(1)脉诊研究:①在传承研究方面,主要通过对不同时代医家脉诊成就的研究和脉学文献的整理,开展中医脉学理论体系的研究,为脉诊实验研究提供理论的支持。②在实验研究方面,主要通过对脉象检测方法和技术的探索,开展中医脉诊客观化、信息化、标准化、数字化、可视化研究。(2)舌诊研究:主要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,开展中医舌象视觉计算研究。(3)辨证研究:主要应用数据挖掘技术、神经网络技术,开展中医诊断决策支持系统的人工智能辨证研究。近年主持和参加局、部、国家级课题20多项;迄今已指导和协助指导上海中医药大学8位博士研究生、21位硕士研究生;浙江大学1位博士研究生、1位硕士研究生;厦门大学3位博士研究生、2位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。已发表学术论文、论著90余篇(其中SCI收录1篇,EI、ISTP收录10篇)。出版物7部。

三、已获得专利、科研成果、荣誉称号:

(1)“化淤通腑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与实验研究”1993年10月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(完成者:王大增、王祖倩、张志枫;证书号:933201);

(2)“舌象与头面部中医望诊信息采集装置”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(发明人:许家佗、张志枫;专利号:ZL200720066322.1);

(3)1993年5月、7月获 “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”、“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”称号。

(4)“上海高校研究生党员管理模式的探索”获2004年度上海中医药大学高教思研会征文一等奖(第一作者)

(5)“上海高校研究生党员管理模式的探索”被评为2004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党建研究课题成果鼓励奖。

(6)“中国传统医德思想及其教育实施之思考”获2006年度上海中医药大学已发表优秀论文奖。

(7)“上海市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”。获2007年度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党建研究课题成果二等奖(获奖者:何星海、张志枫、史美育)。

(8)“上海市高校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方向与路径研究”。获2009年度上海市教育卫生党委系统党建研究课题成果三等奖(获奖者:张志枫、梁尚华、孙鸿杰)。

(9)“基于数字视频图象处理的舌诊信息分析识别研究”2010年1月获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三等奖(获奖者:许家佗、张志枫、周昌乐、费兆馥、屠立平;证书号:2009003C-04-02)。

(10)“舌诊与面色诊数字图像采集装置”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(发明人:许家佗、张志枫、屠立平;专利号:ZL201020544093.1);

(11)“小型化手持式舌象采集装置”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(发明人:许家佗、张志枫、屠立平;专利号:ZL201020543888. 0);

(12)“基于均匀色空间拓朴剖分的彩色图像校正方法”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(发明人:许家佗、张志枫;专利号:CN201010293131.5);

(13)2011年7月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(获奖者:许家佗、张志枫、周昌乐、费兆馥、屠立平;证书号:?)。

四.已承担的科研项目:

(1)“力竭运动性疲劳的脉图研究”。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基金项目(1998.9-1999.9,经费:1万元)。第一负责人。

(2)“清代医家临床诊法学研究”。上海市高等学校博士学科建设基金项目(1998.6-2000.6,经费:1万元)。第二负责人。

(3)“基于知道逻辑的网上英汉自动选翻译方法研究”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编号:69983006,2000.1-2002.12,经费:20万元)。参加者。

(4)“清学”对清代中医脉学发展的影响”。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(编号:0064,2000.9-2002.9,经费:1万元)。第一负责人。

(5)“宋明理学对近世中医发展走势的影响”。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(2000.9-2002.9,经费:1万元)。主要参加者。

(6)“舌象诊断信息识别与信息传输的研究”。日本ゲノメック(Genomec)株式会合作研究项目(2000.1-2003.1,经费:10万元)。第一负责人。

(7)“舌象形态信息的计算机识别研究”。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 (编号:02CK22,2002.9-2004.9,经费:3万元)。第二负责人。

(8)“基于认知逻辑推理的网上汉语信息过滤方法与实现”。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(2002.7-2005.6,经费:6万元)。参加者。

(9)“中医舌诊颜色信息数字识别的标准化研究”。上海市卫生局研究基金项目(编号:2002Q009,2002.9-2004.9,经费:1万元)。第三负责人。

(10)“舌色视觉计算及其在中医诊疗中的应用”。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(编号:03CK10,2003.9-2006.9,经费:4.3万元)。第一负责人。

(11)“基于数字视频图象处理的舌诊信息分析识别研究”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(编号:30300443,2004.1-2006.12,经费:19万元)。 第三负责人。

(12)“上海高校研究生党员管理模式的探索”。2004年度上海教育系统党建理论研究重点课题。第一负责人。

(13)“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德育决策的研究”。上海市高等学校博士学科建设基金项目(2004.10-2007.10,经费:2万元)。第一负责人。

(14)“基于舌象分析的智能中医诊断体检系统研究开发”。厦门大学院士基金项目(2005.12 -2008.12,经费:50万)。子项目负责人。

(15)“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个体诊疗评价体系的研究---中医临床术语规范研究(中药部分)”。 “十一五”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领域重点项目子项目(编号:H020920010031, 2006.1-2007.12,经费:34.9万)。主要研究人员。

(16) “基于中医诊断信息处理技术的亚健康诊断与分类研究”。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(863计划)项目(编号:2008AA02Z407,2008.1-2010.12,经费:99万)。子项目负责人。

(17)“基于颜色恒常性模型的舌诊关键技术研究”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项目批准号: 30873463,2009.1-2011.12,经费:31万)。第二负责人。

(18) “女性人中形态图像信息识别及其与妇科疾病的相关性研究” 。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(第三期)中医妇科建设项目(项目编号:S30303(英文标注 “Supported by Shanghai Leading Academic Discipline Project, Project Number:S30303),2008.1-2010.12,经费:3万)。第一负责人。

(19)“上海市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”。2007年度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党建研究重点课题。第二负责人。

(20)“上海市高校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方向与路径研究”。2009年度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重点课题。第一负责人。

(21)“手持小型舌诊仪研制”浦东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“十一五”规划“中医常用诊疗仪器设备研究和开发”项目(项目批准号:PZX2010-2, 2010.8-2011.12,经费65万)。第二负责人。

(22) “中医临床舌象动态监测分析仪研制”。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(11CXY40,2011.1-2012.12,经费15万)。第二负责人。

(23)“寸口脉搏波监测下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效果评价研究”。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课题(课题批准编号:2010J015A,2011.1-2013.12,经费6万)。第一负责人。

(24)基于数据挖掘的绝经综合征中医辨证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。上海市重点学科科研项目(S30303,2011.01-2013.12,经费5万)。第一负责人。

(25)“基于‘寸口’脉搏波监测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效果评价研究”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项目批准号:81173200,2011.1-2013.12,经费60万)。第一负责人。

(26)中医特色健康状态辨识与亚健康评估技术研究。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(2012BAI37B06,2012.1-2015.12,总经费313万,可支配经费60万)。第二负责人。

五、已发表的学术论文/著:

(一)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论文

(1)张志枫,王大增,王祖倩.化瘀通腑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T细胞亚群的调整作用及其临床意义.上海中医学院学报,1993,7(2):20-23

(2)张志枫,俞超芹,王大增.化瘀通腑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探讨.中医杂志,1995,36(11):679-681

(3)张志枫,封苏宇.中医诊断学教育实施P.B.C教程的构想.中医诊断学杂志,1997,3(1);36-38

(4)张志枫, 许家佗,封苏宇.中医“肠覃”T细胞亚群微观辨证研究.中医诊断学杂志.1998,4(1):35-36

(5)张志枫,吕超.中医脉诊图象化和数化.Moder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现代中医药(香港),2000,创刊号:38-39

(6)张志枫,孙鸿杰,许家佗.力竭运动性疲劳的脉图研究.中医诊断学杂志,2000,6(1):43-47

(7)张志枫,指导:严世芸.清代“脉学”概述及研究进展.医古文知识, 2000,(1):29-33

(8)张志枫,指导:严世芸.清代学术思潮对中医脉学的影响.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,2000,14(2):12-15

(9)张志枫.中医脉学“源”与“流”.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, 2001,7(9)3-5

(10)张志枫,颜新,指导:严世芸.疑经辨伪 托古开新------廖平“脉学”学术思想探析.江苏中医,2001,22(10):7-10

(11)张志枫.贯彻“七一讲话”使研究生成为“三个代表”的实践者.辽宁中医学院学报,2001,3(11):150-151

(12)张志枫,王志国.舌诊客观化研究.中医中医药年鉴.北京:中医中医药出版社,2002:176-177

(13)张志枫,王志国. “人迎”在颈补证.医古文知识, 2002,(4):26-27

(14)张志枫,刘晓谷.心脑血管疾病及病危病人舌诊的研究.中医中医药学术年鉴.上海: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,2003:37

(15)张志枫.中医“如脉”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初探.上海中医药杂志,2003,37(8):45-48

(16)张志枫.清代经学对中医学的学术影响.医古文知识,2004,1:12-15

(17)张志枫,王子焱.红外技术在中医舌诊中的应用.中国中医药学术年鉴. 上海: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,2004:27-28

(18)张志枫,周昌乐,许家佗.计算机图像处理在中医舌诊的研究.中国中西医    结合第七次四诊研究学术会议.乌鲁木齐,2004.8

(19)张志枫,顾超,王志国,许家佗,周昌乐.WZX舌色分析系统在胃病患者舌像信息处理中的应用.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,2004,18(3):52-55

(20)张志枫,王志国,周昌乐,许家佗,顾超,朱凤兰,包含飞.WZX中医舌色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.医学信息,2005,18(6):550-553

(21)张志枫,周昌乐,许家佗,顾超,朱凤兰,刘晓谷,李文书.舌色视觉计算方法在中成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.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,2005,19(3):45-48

(22)张志枫,严竹娟.计算机技术在辨证中的应用. 中国中医药年鉴. 上海: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,2005:50-51

(23)张志枫,王兴伊,陈嘉训,曹健美,干旦峰.中国传统医德思想及其教育实施之思考.中医药文化,2006,1(3):42-44

(24)张志枫,沈永军,许家佗,赵泽华,张瑾,史美育,严竹娟,朱扣云.中风病急性期计算机辨证系统的实现与评价.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,2006,20(3):17-19

(25)张志枫,王兴伊.“独取寸口”与古代女子缠足习俗无关. 中医药文化,2007,2(2):26-27

(26)张志枫,王子焱, 应荐,许家佗,沈雪勇,周昌乐,杨华元,史美育,吴芸,严竹娟.乳腺增生病患者舌面与增生组织体表红外辐射强度相关性分析.中西医结合学报,2007,5(6)625-629

(27)张志枫,许家佗,严竹娟,史美育, 朱凤兰.基于室内自然光条件采集舌图像色差校正方法的研究.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,2008,22(1):29-32

(28)张志枫,李  欣,许家佗,刘  樱,陆静波. “寸口”脉搏波图在体外循环搏动灌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.上海中医药杂志,2009,43(2):50-54

(29)许家佗,张志枫(通讯作者),严竹娟,屠立平,陆璐明,史美育, 朱凤兰.自然光条件下基于色差校正方法的舌象颜色分析.中西医结合学报,2009,7(5):422-427

(29)Zhifeng Zhang,Jiatuo Xu,Ming Li,Jingbo Lu,Hongchao Mao,Meiyu Shi,Liping Tu, Fenglan Zhu. Recognize and Analysis the Healthy Person’s Facial Color Diagnosis [A]. IEEE Proceedings 2009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T in Medicine and Education [C], Jinan China,2009 :66-69. (EI收录,索引号(Accession number):20101312814440).

(30)张志枫,张如青,高惠勇.“扁鹊”考辨.中医药文化,2009,4(6):43-46

(31)张志枫,许家佗,全蝉兰,金相容.黄芪对气虚证患者的干预作用.中医药实证医学杂志(台湾),2010,3(1):17-25

(32)许家佗,张志枫(通讯作者),屠立平.中医望诊资讯化研究概述.中医药实证医学杂志(台湾),2010,3(1):65-75

(33)刘  樱,许家佗,李  欣,郭震,史美育,张志枫(通讯作者). “寸口”脉搏波图在体外循环搏动灌注中的应用.中华中医药杂志,2010,25(11):1866-1868

(34)许家佗,屠立平,邸智,陈园,陈清光,张利,崔龙涛,费兆馥,张志枫(通讯作者).亚健康状态的四诊信息分析与辨证分类研究.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,2011,34(11):741-745,750

(35)陈清光,许家佗,张志枫(通讯作者),全蝉兰,金相荣.气虚体质大学生客观化评价方法研究.中华中医药杂志,2012,27(1):34-36

(36)许家佗,屠立平,张利,李蕾,费兆馥,张志枫(通讯作者).基于图像处理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面色特征分析.中华中医药杂志,2012,27(3):567-571


(二)非第一作者与非通讯作者论文

(1)王大增, 王祖倩,张志枫.化瘀通腑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及实验研究.中西医结合杂志,1991,11(9):524-526

(2)王祖倩, 张志枫,王大增.化瘀通腑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动物实验研究.上海中医学院学报,1992,6(1):40-42

(3)王祖倩, 张志枫,王大增.化瘀通腑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------附95例病例分析.上海中医药杂志,1992,(9):8-12

(4)费兆馥,张志枫.中医脉诊的图象化和定量化.自然杂志,1995,17(5):269-274

(5)何裕民,尚力,王莉,张志枫等.中医学跨世纪发展的思考.医学与哲学,1996,(8):420-423

(6)许家佗,张志枫.力竭性运动前后的脉图观察研究.中国运动医学杂志,2002,21(1):44-47

(7)许家佗,指导:方肇勤,张志枫.舌象客观化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.上海中医药杂志 ,2002,36(2):42-45

(8)许家佗,张志枫.舌诊信息的计算机识别与应用研究.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六届四诊研讨会论文,厦门,2002.9

(9)许家佗,包怡敏,裘磊,张志枫,张潮,孙鸿杰,章震宇,英洪友,千英信.脑力性疲劳的脉图观察与实验研究.中国运动医学杂志,2002,21(6):574-578

(10)许家佗,包怡敏,张志枫,王志国,裘磊,张潮,方肇勤,李文书,孙炀,周昌乐.166例慢性胃炎患者舌象特征的计算机识别研究.中医杂志,2003, 44(12):934-936

(11)许家佗,周昌乐,张志枫.舌象图像分析中纹理特征的分析与识别.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四诊分会学术会议论文,上海,2003.4.

(12)许家佗, 孙炀,张志枫,周昌乐,包怡敏,李文书.基于差分统计方法的舌象纹理特征的分析与识别.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, 2003,17( 3):55-58

(13)Wenshu Li,Changle Zhou, Zhifeng Zhang.The Segmentation Of The Body Of Tongue Based On The Improved Snake Algorith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[A]. Proceedings of the 5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[C], Hangzhou China,2004,6:5501-5505(Accession number:2004388367668)

(14)孙炀,罗瑜,周昌乐,许家佗,张志枫.一种基于分裂-合并方法的中医舌像区域分割算法及其实现.中国图象图形学报,2003,8(12):1395-1399

(15)许家佗,张志枫,宋贤杰,严竹娟,马新博,刘晓谷.舌诊客观化研究中舌象采集条件的实验研究. 中国中西医结合第七次四诊研究学术会议.乌鲁木  齐,2004.8

(16)刘晓谷,许家佗,张志枫,宋贤杰.舌诊标准环境的研究. 中国中西医结合第七次四诊研究学术会议.乌鲁木齐,2004.8

(17)许家佗, 周昌乐,方肇勤, 张志枫, 王志国,孙炀.舌像颜色特征的计算机分析与识别研究.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,2004,18(3):43-47

(18)许家佗,张志枫,孙炀,包怡敏,李文书.舌象图像分析中点刺与瘀点特征的识别.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,2004,18(4):38-40

(19)王志国, 张志枫.中医文化的空间之喻.第七届全国中医文化与临床/第十三届全国医古文学术研讨会. 上海,2004. 60-61

(20)吴芸,周昌乐,张志枫.基于Agent技术的中医诊断决策支持系统初探.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,2005,19(1):34-36

(21)王子焱,张志枫,应荐.红外技术在中医舌诊中的应用. 中西医结合学报,2005,3(4):326-328

(22)Wenshu Li, Jiatuo Xu, Changle Zhou, Zhifeng Zhang,A Novel Method of Tongue Image Recognition. Proceedings of  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(CIT2005), September 21-23,2005, Shanghai, P.R China, 586-590(ISTP: BDF38)

(23)章丹丹,张志枫. 走具有中药特色的国际化之路―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浅思. 中国高教学会•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,2005年11月3-5日. 182

(24)Yun Wu, Changle Zhou, Zhifeng Zhang .Genetic neural network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,Proceedings of  the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and Brain, vol 1-3 : 339-342, 2005(ISTP:BEB63)

(25)施明辉, 周昌乐, 吴清锋, 吴芸, 张志枫. 智能化中医辨证辅助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. 中医杂志. 2005, 46 (增刊): 14-15.

(26)应荐,沈雪勇,张志枫,丁光宏,王子焱,周愉.乳腺增生病患者舌面各部红外辐射光谱比较.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,2006,20(1):38-41

(27)朱凤兰,顾超,张志枫,周昌乐许家佗,刘晓谷,李文书,朱惠清.基于舌色分析软件1.0的中药疗效评估研究. 中西医结合学报,2006,4(2):152-155

(28)严竹娟,张志枫.中医舌色的客观化研究.计算机应用与软件,2006,23:110-123

(29)周昌乐,蒋旻隽,张志枫,李绍滋.开展中医辨证推演形式化研究的若干问题.第三届国际中医药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,2006年12月6-8日,15-23

(30)Changle Zhou, Minjun Jiang Zhifeng Zhang.A Paraconsistent Logic Apllied to TCM Diagnosis Based on Yinyang and Wuxing Theory,Model-Based Reasoning in Science and Medicine.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hilosophy and Cognitive Scienc, Guangzhou, China, July 3-5, 2006.

(31)Yun Wu, Changle Zhou, Zhifeng Zhang,The PGNN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of the kidney .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II 228: 337-345, 2006 ,Adelaide, Australia, SEP 20-23, 2006( ISTP:BFG59)

(32)吴芸、周昌乐、张志枫,中医舌诊八纲辨证神经网络知识库构建,计算机应用研究(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UTERS),2006, 23(6 ):188-189,198

(33)沈永军, 张志枫,许家佗,赵泽华,王嵩,张瑾,史美育,王子焱,严竹娟,朱扣云.中风急性期辨证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相关性研究. 第三届国际中医药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,2006年12月6-8日,261-268

(34)周昌乐,张志枫. 智能中医诊断信息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.中西医结合学报,2006,4(6)560-566

(35)施明辉, 周昌乐, 吴清锋, 吴芸, 张志枫. 一种基于可信度的不确定性推理及其神经网络实现. 计算机应用研究. 2007, 24(1): 241-243, 312.

(36)吴芸, 周昌乐,张志枫.中医舌诊神经网络的优化遗传算法. 计算机应用研究. 2007 ,24(9):50-52.

(37)吴芸, 周昌乐, 张志枫. 基于基因打靶技术的中医脏腑辨证分型算法.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. 2007,43( 27):22-25 

(38)蔡骏,周昌乐,黄旭,张志枫.中医脉象信息检测方法研究的新进展.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,2007,24(3):709-712

(39)黄旭,蔡骏,周昌乐,张志枫.中医脉象信息分析与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.福建电脑,2007, 3:1-2,22

(40)许家佗,张志枫,费兆馥,宋贤杰,严竹娟,刘晓谷.舌象数字图像采集条件的实验观测.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,2007,13(1):23-27

(41)胡雪琴,周昌乐,张志枫,李长军.基于数据预处理的贝叶斯网络在中医证候诊断中的应用.辽宁中医杂志,2007,34(12):1700-1702

(42)Wenshu Li, Jianhua Luo, Shenning Hu, Jiatuo Xu, Zhifeng Zhang. Towards the Objectification of Tongue Diagnosis: the Degree of Toothmarked[A]. IEEE Proceedings 2008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T in Medicine and Education [C], Xiamen China,2008, p 592-595( Accession number:20091411998139)

(43)Jiatuo Xu, Liping Tu, Zhifeng Zhang, Xipeng Qiu. A medical image color correction method base on supervised color constancy[A]. IEEE Proceedings 2008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T in Medicine and Education [C], Xiamen China,2008, 2 :673-678( Accession number: 20091411998157)

(44)Jiatuo Xu, Liping Tu, Zhifeng Zhang, Li Zhang, Changle Zhou. The Region Partition of Quality and Coating for Tongue Image based on Color Image Segmentation Method [A]. IEEE Proceedings 2008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T in Medicine and Education [C], Xiamen China,2008, p817-821( Accession number:20091411998186)

(45)Jiatuo Xu,Liping Tu,Hongfu Ren,Zhifeng Zhnag. A Diagnostic Method Based on Tongue Imaging Morphology[A]. IEE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[C], Shanghai China,2008, 3: 2613-2616( Accession number: 20083711532058).

(46)宋贤杰,须晨洁,刘晓谷,张志枫.采集舌象用光源的光谱研究.光谱学与光谱分析,2008,28(5):978-982(SCI收录)

(47)洪燕珠,周昌乐,张志枫,李绍滋.中医医案的研究进展.中医药通报,2008,7(3):62-65

(48)洪燕珠,周昌乐,张志枫,许家佗.中医对疲劳病因病机的认识.光明中医,2009,24(6):1122-1123

(49)高惠勇,张如青,张志枫.宋金元代以前医家不寐辨证特色的探讨.中国现代医生,2009,47(10):45-46

(50)高惠勇,张如青,张志枫.明清著名医家不寐辨证特色探讨.中医文献杂志, 2009 ,27(5 ): 29-31.

(51)许家佗,屠立平,张志枫,邱锡鹏,郭跃飞,危辉.一种基于LAB色空间拓扑剖分映射的颜色恒常性模型. 电子学报,2009,37(9):2109-2112.

(52)吴焕淦,张志枫,何星海,郑锦,张瑾,陆焱垚,崔云华,马晓芃.陆氏针灸流派的形成与传承研究.上海针灸杂志.2010,29(1):1-5

(53)屠立平,许家佗,张志枫,陈圆,朱惠清.基于室内自然光的色差校正方法在舌象苔色中的应用研究.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,2010,8(5)388-391

(54)吴宏进,许家佗,陆璐明,陈晓,屠立平,张志枫.亚健康状态的面部光谱与五脏色色度特征.中西医结合学报,2012,10(1):59-66

(55)吴宏进,郭喆千,张敏,指导:张志枫.张志枫运用更年安汤化裁治疗绝经前后诸证验案3则.江苏中医药,2012,44(1):46-47


(56)许家佗,张志枫,任宏福.一种舌体胖瘦分析的图像诊断方法. 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杂志(录用待发表).


六、出版物

(1)明·秦昌遇撰 张志枫点校.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—幼科医验.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4年3月第一版

(2)张志枫(编委) :新世纪国家级规划教材(普通高等教育 “十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)《中医辨证学》(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,2004.2)

(3)施明辉, 周昌乐, 吴清锋, 吴芸, 张志枫. 用神经网络实现基于舌诊的八纲辨证推理初探[A]. 中国人工智能进展 (下册) [C]. 北京: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, 2005. 1394-1399.

(4)张志枫(编委): 全国高等学校中医药对外教育规划教材《中医诊断学》(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6.12)

(5)张志枫(编委):上海市研究生教育用书《中医诊断学应用与研究》(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,2007.5)

(6)张志枫(副主编):国家“十一五”重点图书《中医舌诊彩色图谱(汉英对照)》(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,2009.9)

(7)张志枫、何建城、许家佗主编:上海市研究生教育用书《四诊承启》(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,2010.5)


七、指导研究生情况:

(一)指导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(29名)

(1)作为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主要成员指导:

   许家佗(1999.9-2002.7)

   胡雪琴、高惠勇、杨亦望(2005.9-2008.7)

   洪燕珠(2006.9-2009.7)

   王朝晖(2008.9-2011.7)

   千英信、吴宏进(2010.9-2011.7)

(2)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指导:

   王志国(2001.9-2004.7)

   刘晓谷、高惠勇(2002.9-2005.7)

   王子焱,沈勇军(2003.9-2006.7)

   严竹娟、颜良达(2004.9-2007.7)

   李明、赖斯宏 (2005.9-2008.7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 刘樱、迟秉恩、金相荣 (2006.9-2009.7)

   罗承铉(2007.9-2010.7)

   全蝉兰、林寓淞(2008.9-2011.7)

   郭喆倩、张敏(2009.9-2012.7)

   李云、俞贤在(2010.9-2013.7)

   王晨玫、林淑慧(2011.9-2014.7)

(二) 指导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(2名)

(1)作为博士研究生第二导师指导:李文书(2001.9-2005.7)

(2)作为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主要成员指导:孙炀(2001.9-2004.2)

(三) 指导厦门大学软件学院研究生(5名)

(1)作为博士研究生第二导师指导:吴芸(2003.9-2006.7)

                  施明辉(2003.9-2006.7)

                  苏劲松(2003.9-2006.7)

(2)作为硕士研究生第二导师指导:施展(2003.9-2006.7)

                  毛朝红(2004.9-2007.3)

                         

返回原图
/